或许对于一个女设计师而言,女性天生的细腻敏感,对生活更为深入的接触,让设计呈现出更多一层的温馨质感。
多年的私宅设计经验,梵马设计创始人冯莹莹在做每一个私宅项目的时候,都会回过头去思考,人最本质的需求。她总能从生活琐碎小事汲取创作的养分,加之对美的事物感知及把控,为我们缔造了一个又一个有品质的生活空间。
冯莹莹
中国贸促会商业委员会创意设计中心理事会理事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
上海国际设计周联合策展人
梵马设计创始人
“坚持用心做设计,让设计回归功能本身”
作为一位室内设计专业出身的设计师,冯莹莹思维里有着女性独有的细腻和温柔。而她似乎也是一种近于“水”的存在:细腻柔软,用富于变化的设计的语汇把情思寄托在作品之中,凝结空间独特的艺术美学,构成灵动和谐的美学生活。
在她看来室内的空间布局考虑的应该是“人的空间使用感”,怎样在有限的空间内自然地完成一系列行为,变成她做室内设计的出发点。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会随着设计经验和人生阅历积累下来。
冯莹莹认为,好的设计一定能让人在这个空间里面能真正的身心放松。“设计有能力把人们带回宁静,让我们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并且提醒我们在物质世界的存在,每一个场境都有一份独特的精神,透过空间我们能够感觉到。”
陌上花开
空间的本质是服务于人,这也决定了实用性与美观度二者始终是住宅设计一直不变的讨论点。在冯莹莹看来,住宅设计,需要遵循业主精神诉求,为客户量身定制更具人性化的居住生活空间。
空间的灵魂更像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于人而言,则是种由内而外所散发的气质,于空间而言,则是空间所展现出的氛围感,亦可将其称作空间的气质。
一个居住空间,带有业主自身情感温度,如果用套路规划与分类,对于家来说少了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冯莹莹说,她不喜欢用繁复的,堆砌造型的手法去设计,理性和感性结合,才能做出生动的东西。
陌上花开
“设计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在冯莹莹看来空间是有限的。擅长运用自然条件的冯莹莹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突破现实中的密封与开放、光明与黑暗等对立点,恢复室内与外界空间的平衡与和谐。
与她交谈时,眼中散发出来的光芒透露着她对设计的专注和专业,是一种强烈的、无法割舍的热爱。
十余年来,冯莹莹生活被设计占据了绝大部分,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她的生活也离不开设计。冯莹莹认为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带着学习的态度去旅行。冯莹莹每年都会抽时间去世界各地参观当地有价值的设计类展览,吸收精华养分呈现在作品中。
“最快速的学习方法就是借鉴”,参考有价值、高水平的作品,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思维,只有把自己经历过的美好、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人性的洞察都转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时,这些经历才有价值。
“坚守创作初心,给空间更多可能”
对于冯莹莹来说,风格早已不是生活品味的诉求,所以你可以在她的作品里找到不同时期艺术特征的交汇,却又不知能够用何种潮流去定义她笔下的设计空间。
她所希望的是,在多数人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范围内,坚持对生活、对美、对个性的原则和塑造,打造一个有长远生命力的空间。让大家看到除了流行之外,还有这样一条路可供参考与探讨。每一个设计要有自己的语言和语法形成语境,体现在每一个颜色的选择,每一款材质的触感中。
简爱
回归专业角度,设计是一门十分专业的学科,既有理性的逻辑思维为基础,又有理性分析后的情感提升,空间比例和情感投放之间的交错相融,常常要求设计师心中形成两个“自我”。
作为设计师需要有生活空间的代入感,以专业的设计语言在项目中,融入居住者的价值观和设计师对文化、文明的理解。冯莹莹相信,有情感浇筑与内蕴气质营造的空间才能真切打动居住者的内心,获得身心的休憩与涵养。
“坚守与变化,在设计中追寻自我价值”
坚守与变化,是同时存在于冯莹莹身上的一对共融体。相对那些坚守,变化的则是冯莹莹一直不断奔腾向前、持续精进的设计探索。每一次方向上的出发,都是源于纯粹的好奇,以及要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决心。
把时间“浪费在一切美好的事物上”,设计上的纯粹,生活上的热烈,最终都在形成一个丰富型格的冯莹莹,从梵马设计创始人,到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到更多不设限的未来,是冯莹莹坚守与变化的设计人生。
冯莹莹一直认为,设计是我们与世界发生关系的媒介。透过设计,我们可以感受到设计师的世界观、审美态度以及与世界相处的方式。设计也隐含着成长历程中那些崇高与日常、感动与漠然对我们的启示。在心底最深处与自我进行对话时,我们每个人都是真诚的,因为它塑造了我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对美的察觉与意识以及对分寸感的把握。 正是如此,很多人都能够理解她,并在她的设计中能够找到自我的生活与存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