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行业中,设计是一门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达到精神需求的综合性社会学科。因此,设计与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当下各类设计风格纷涌而至的时代,所幸还有一批设计文化的坚守者,以一己之力阻挡着发展大潮对文化的侵蚀。
这一次,我们邀请到中国贸促会商业委员会创意设计中心理事会理事、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上海国际设计周联合策展人、老虫设计创始人李涛(以下别称:老虫)来阐述他对设计与文化之间的深刻理解。
“一万小时定律”说:
当一个人在某一领域专注10000小时(约5年)
那他基本上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如果一个人执著在一个领域30年,
那让他能坚持下来的,
不仅仅是对技术上的执著,
还有情感的浇筑,灵魂的契合。
我想,老虫就是经典的例子
自由的灵魂,与设计不谋而合
作为我国首批专业科班出身的设计师之一,正如老虫自己说到:没有人是一开始就喜欢什么的。即使是环境艺术专业出身,老虫在步入社会刚开始的职业选择并不是设计,而是相对安稳却被束缚着的公务员工作。稳定的背后注定是生活风平浪静,这与老虫热爱自由的性格相背而行,安安静静地做一颗螺丝钉,绝不是老虫想要的生活。
再到后来,慢慢回归到最初的起始点--设计。设计给了老虫很多,给了老虫自由表达的窗口,更重要的是给了老虫对自我价值的审定。老虫热爱文化,无论东西,而设计恰恰就是文化重要的传承载体,于是乎,在设计这条路上老虫慢慢走出自己的特色。
设计背后的文化逻辑
文化,是现代设计的领会,凡是出色的设计,总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设计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体,反映着一位设计师对于民族、时代、地域等文化知识的深刻理解。设计,从以前的单纯的审美意识表现,到现在设计与文化相结合,吸收文化的底蕴,使其焕发文化的光彩,这背后是一代代出色设计师的推动驱使。
在老虫的30多年设计生涯中,他像是个逐浪领航的先行者,竭力推行“设计背后的文化逻辑”的设计理念。在他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切身能感受到这位设计前辈对于设计文化逻辑的充分理解及应用。就其本质而然,老虫承担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
设计的文化逻辑可贵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显露出来的,而是要靠设计师洞察并且理解出来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一位设计师专业水平的体现。老虫从中国悠远的园林空间谈起到现在火热的侘寂风,老虫强调的,每一种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背后都有强大的人文逻辑作为支撑。
设计,可视、可感、可赏,以心灵直言、流盼之线、静心澄滤着每一方的需求,把文化逻辑的连续性、独特性孕育其中,以空间结构为基础,超越表象,赋予动人的故事性,传达出“登临览物必有得”的空间感受,这是老虫孜孜得出的设计的重要原理。
访谈精粹
SIDW: 当初是什么驱使你进入设计这个行业,为什么喜欢设计?
老虫: 没有谁一开始就会喜欢什么东西,都是一个过程。我专业学的就是设计,毕业以后从事了很多职业,在政府部门呆过,在大企业也呆过,但是经历下来,我发现我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了,我感觉我的思想被约束,后来也寻寻觅觅,发现设计才是我最喜欢的事情,所以也一直坚持到现在,并且在这里面,我得到了快乐的享受。
SIDW: 你接触设计三十多年,一直坚持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老虫:我坚持的原则就是设计一定要有自己的灵魂,要有文化内涵。我是做商业设计比较到,其实设计的文化内涵,在品牌设计方面更为讲究,设计的文化内涵会涉及到一系列的产品表现。所以,我也慢慢地养成一种习惯,无论是做商业空间还是做私宅,都讲究设计背后的文化逻辑。
SIDW:深圳作为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相较于其他城市,深圳的设计氛围有什么不一样?
老虫:在深圳做设计,尤其是2010年以前,感触是比较深的。深圳的发展比较快、设计理念也随之比较超前,其中也包括新材料的应用,都会比其他城市要成熟得多。
SIDW:出色的作品都会跟个人品牌相互成就,你怎么看待设计师个人品牌价值?
老虫:设计师的品牌价值体现在,设计表达的东西都要有一定的内涵,这是文化的背景和逻辑性。要想让客户喜欢你的东西,我们不能强制客户喜欢,我们能做的是输出一个故事,并且是符合客户的需求以及产品特征。例如现在的私宅设计,有的人会喜欢新中式,原因可能是这种风格的文化底蕴浓厚,而有的人可能有国外的生活背景,那么他可能更喜欢一些欧式风格或者美式。设计师个人品牌的作用是让我们把我们想要表达的事情自由地表达出来,同时与我们客户进行碰撞,理清这其中背后的文化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