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设计创始人吴晓庆出席2021上海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师嘉年华主题IP论坛&策展会议,在活动上针对新时代的变化,阐述其对生活美学的理解。
蒋勋曾经这样为我们描绘过美的生活方式:“ 美其实是回来做自己,我能够不被这个流行所干扰,我知道我自己要什么。”
在消费观念逐渐走向个性化的时代,各个行业都在经历全新的变革,通过打造更具针对性的功能空间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颜值经济”赋予了设计发展新的机遇,城市新中产阶级消费群体开始追求生活美学。
到底当代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美学?追寻怎么样的生活空间?或许在本文能为你一键解答。
吴晓庆
中国贸促会商业委员会创意设计中心理事会理事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
上海国际设计周联合策展人
征途设计创始人
征途设计创始人,毕业于安徽建筑大学。拥有近20年的室内设计专业工作经验,致力于高端私宅及商业空间的设计与探索,对家的生活美学有着自己独特理解,倡导有限空间里做无限设计。
生活之上设计需以人为本、与时代并肩
都市生活千姿百态,多姿多彩,不同的人以喜好的方式生活着,充满个性自由。吴晓庆总能抓住各种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不同”发现人们内心更深层次的精神诉求,以此总结出相应的生活方式,并将其转化为可见的设计形式。
在吴晓庆的设计中,总是呈现出一种人文关怀。他将生活中点滴所见、所悟,以设计的思维,以材质的自然,用诗人般的结构去呈现出来,去礼赞生活,贴近人心,而升华生命。而这些细致与新颖的视角,则来自于他对于生活常怀有的感恩之心,与情怀之意。
“对周遭环境、事物多一点关怀多一点爱,呈现出来的作品将会完全不同”,人文情怀和诗意情怀是吴晓庆设计的底层逻辑,也是其思想的一路不变的根基。总能从最细微的关系中寻找着设计的契机,他以人与人相处之道,去揭示设计在人性之爱上的点睛之用。当你的朋友之中,有个人具有多一点关怀、多一点爱,你一定会觉得这位朋友善解人意,会很喜欢跟他在一起。而设计师性格投放在作品中的呈现,给予人的通感与此同出一辙。作品也是由设计师个人的专业素养与思想内涵所形塑而成,一个设计师对自己作品投入的深度越深,包括对周遭环境的观察、创意的心思等等,这些都是关怀,都是爱。
一边是接地气的亲近着环境,一边是精神上诗意的发酵,虚实间共同丰盈着他的设计理念。秉持着“空间有限,设计无限”设计理念,让吴晓庆于言之有物的根基之上,以不同的视角,沉淀出空间具有恒长生命力的表达。
Q X A
Q:SIDW-Design编辑部
A:设计师 吴晓庆
Q:您认为一个好的作品评判标准是什么?
A:好的作品在我看来,首先它要满足我们这个使用者的需求。
其次,好的作品要有好的创意,在我们的设计中要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和表现的手段,从而打造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设计内容。
第三必须要上升到精神层面、文化的内核,他必须要有以中国与众不同的气质,或者说是能够表达出设计师对美学、对生活、商业空间的理解、独特性。我认为只有符合这三种要求,我相信它是一个好的作品。
Q:优秀的作品都会跟个人品牌相互成就,您怎么看待设计师个人品牌的价值?
A:设计师是通过作品来说话的,那么好的作品它又能够彰显出我们想要表达的一些内容、想要体现的一种空间。而这个空间它又能推波助澜,或者说是让设计师这个品牌进行有利的提升,能够提高我们设计师的这种受众以及我们对设计师的这种认知。
当很多人认识到这位设计师他的这种特征、这种符号,或者是他想表达的这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核,那么这样的话,他会受到更多人的这种喜欢,愿意把这个空间给到设计师去表达,这样就会产生比较好的设计价值和品牌价值。
Q:近年来,生活美学的概念火来,请问您是怎么看待生活美学?
A:我认为我们生活美学是受我们社会环境所影响的,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了,它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作为设计师来讲,它会承担起传播美学这样的一个责任,我们去在生活当中体验美、传播美、然后我们去创造美的这样一些事物,然后我们呢就会把这些美带给我们的千家万户,带给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