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本质是启发人们领悟生活的无限可能。”
何宗宪
EMERGING DESIGN AWARD
·中国室内设计十大年度人物 (CIDA)
·香港十大杰出设计师 (CAC)
·亚洲创作VIP (Studio Voice)
·名人堂Hall of Fame成员(美国《Interior Design》杂誌, 中文版)
·香港室内设计协会前会长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讲座教授·深圳巿室内建筑设计行业协会荣誉顾问(SIID)
CHSIDW:姓名、职业背景、荣誉资历等简介?
何宗宪:出生于台湾,童年时跟随家人移居新加坡,后来毕业于新加坡大学及香港大学(建筑学硕士)。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多元文化的成长经历,让我更想用创作去接近生活。
我从事设计有24年了,现在在P A L Design Group担任设计董事。设计是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去诠释生活,所以我喜欢尝试多方面的设计,从住宅到餐饮、教育、医疗等等,主要不是为了展现自己设计的能耐,而是我希望寻找更多的机会,更细腻的观察生活,并从中学习生活的点滴,学习如何更投入、更用心地生活。这不是单方面的体验,而是互相弥补的过程。设计能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包括我自己!
CHSIDW:在设计领域的专业背景和成就?
何宗宪:除了设计的工作,我也为不同国家的设计大赛担任评审出一份力。我也积极参与推动设计圈的工作,担任过香港室内设计协会会长和香港专业教育学院课程顾问。
作品赏析 / Appreciative remarks
CHSIDW:在新锐设计奖中的重要角色及影响?
何宗宪:首先很高兴能应邀成为新锐设计奖的评审导师。大家都知道,我本身是建筑设计师转型的室内设计师,我希望在这次的新锐设计奖的评审当中,用自己相对专业的眼光,发现和挖掘那些具有新鲜设计思想、勇于挑战自我的年轻设计师们。也希望大家在这次的奖项活动中可以相互的交流,分享、学习和进步。
CHSIDW:您认为新锐设计奖对设计行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何宗宪: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看到设计行业的新鲜血液们对生活的一个态度。以及面对新冒险和新挑战,所释放出来的这种能量。通过接触、提拔他们,让他们尽量的去把这个能量释放出来。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参加活动只是单纯的在提拔新秀,但其实我最注重的一点,还是想释放他们身上更多“new ideas”的可能。
作品赏析 / Appreciative remarks
CHSIDW:您认为新锐设计奖对设计行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作为评委导师,请谈谈您对于参赛作品的期待和评选重点。
何宗宪:我最期待的部分,就是参赛者他们以自己的作品对时下生活状态的一个演绎。所以我对他们作品的着重点,并不在于看他的作品有多漂亮,或者是有多厉害的技巧。相反我更希望看到他们能突破现在潮流的框架,看到他们内心对生活所散发那种渴望。
所以我希望从新锐设计奖的活动中可以选拔出更具有多样性及多面性的作品,让大家看到。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好坏并不完全由潮流去带动,否则就会陷入千篇一律的审美疲劳的困境之中。我希望不单单是年轻的设计师,我们作为同在这个时代生活的人也能感受到,其实我们的追求是可以更多姿多彩的。
CHSIDW:您在过去也取得了很多重要成就和荣誉,请跟大家分享一下创意和灵感来源。
何宗宪:设计其实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觉醒。原来拥有了设计的技巧和能力之后,重点是要回归到自我实践的一种过程。因为我们不是用设计去“谋生”,而是想着怎么样去把“生活价值”用设计去体现出来,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设计师让我们的生活更美,不过大家的着重点都在作品上,忘了他更美的部分可以从自己开始。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在追求一种,被设计过的生活状态。比方说室内空间设计,第一件事就是画平面图,这其实就是规划。你的生活也是可以有布局的。除了有一个布局、你还需要有一个concept,就跟我们设计一样,你对生活有什么想法?一名设计师的续航力主要由3 项重要的能量决定,分别是热爱生活、实践力和正能量。
作品赏析 / Appreciative remarks
CHSIDW:请谈谈您对设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以及如何应对不对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和科技发展现况。
何宗宪: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这么迅猛,大家都开始在想怎么跟AI做好朋友了。它以后可能就是我们非常得力的助手,你跟它相处好了就帮你,相处不好了它就排挤你。至于对我们这行的影响,我发挥了一下想象,感觉可能以后我们都不称呼自己是设计师了,我们可能会提升自己,变成一个“生活家”。那这样子我们给客户提供的服务性质也不一样了,我们不再是纯粹的技术输出,因为技术有AI帮忙,我们反而是提供精神层面的一个体验或者是安排。帮他创造他的生活态度、设计他的生活状态,或者是改善他的生活条件。从设计师到生活家,我们对生活要更具有渗透性。以前我们可能会纠结在技术的层面,现在这些东西都可以代劳的话,可想而知,我们接下来要开始往一些AI做不到的东西上去探索。
CHSIDW:您认为我们当代的年轻设计师应该如何去培养创新意识和专业素养,以求在设计领域中取得成功?
何宗宪:早期设计师的心态可能是追求一个身份定位,努力爬到最高的位置。可是经历人生各种阶段后,我深刻体会到爱因斯坦所说过的一句话:“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我想追求的不是当个“主事者”,不是想成为操控一切的独裁者,因那个位置往往需要贬低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命里扮演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公司里受雇的职员,或是创业当老板,只要让自己的存在充满意义,那便是一种自己创造的价值,对设计师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我喜欢看童话,童话里面蕴含着很多丰富我想象力的东西。在爱丽丝梦游奇遇记中,爱丽丝迷路了,她就问兔子她在哪里?然后兔子跟她说了一句很有趣的话:“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里的话,那你现在在哪里都不重要。”同样我就觉得,如果说作为一个年轻设计师,你一开始不知道你的方向在哪里,那其实你现在的(位置)高低都不重要了。
我认为要在设计领域中取得成功就是以下这三件事。第一就是找出自己;第二要踏出你的舒适圈,做一些你觉得不可能做的事情,去冒险;第三就是要去找到你接下来的方向。
对于年轻的设计师们来说,我希望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奋斗或者是探索上,而是同时也在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我觉得青春最棒的地方,就是豁出去的那种感觉,尽情的去享受这种痛快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