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促会商业委员会创意设计中心常务理事
上海国际设计周执行副主席
下上空间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室内建筑设计专业“高级室内建筑师”
情绪空间的缔造师
设计师徐磊致力于空间价值最优解、健康空间美学和高品质生活空间研究,主要从事别墅大宅、地产、小型商业等空间的设计与施工。多次获得金梁中国设计奖、国际空间设计大奖和国际环艺创新设计作品大赛等奖项。设计理念着眼生活,不仅要满足空间的功能性还要表达思想;擅于突破当下的思维局限,致力于空间设计给人带来更美好的情绪和回忆,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
借由活动的契机,我们与设计师徐磊就价值创新、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对话,通过其设计理念-情绪价值引入,徐磊向我们分享了他在设计行业的一些经历与感悟。

01
家居可以放大成一个空间,建筑可以缩小成一个室内,您如何看待设计在设计之外,设计无处不在?设计师是不断给用户创造价值的,我们团队经过二十几年,从小到大,我们对于设计的理解就是设计无处不在,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有的公共商业场合包括住宅,都是经过精心的安排与策划的。

设计之外的设计就是在我们所有的设计动作完成以后,能够给到用户很奇妙或者意想不到的一个结果,一种情绪的价值,让用户能够从物质到生活,便利性再到情感都得到一个双重的满足,这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一个事情。
设计,是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从无到有,从简约到精致。在您看来我们这个时代究竟需要怎样的生活体验?设计本身就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就像编剧和导演,要把我们想要达到的结果或者是很理想舒适的空间,要经过设计师的精心策划,再经过工人师傅以及行业内的人员,然后从无到有,落地来达到我们的最终结果。
通过设计,能够给到用户精神上最大的满足,这是情绪价值的体现,也是我们团队现在在做的一件事情。不管是任何的场合,经过我们的设计和安排,到最后能够给到不同的使用者情绪的最大价值,通过我们的专业和审美去帮助使用者完成想要的那种生活状态,是舒适的、是有情绪的落脚点的、是能够给到一些安慰的,这是我们一直在坚持的事情。


在您看来,[文化]如何激发人们对复古或传承的想法?以及如何影响着当代的设计?首先可以很明确的一点是,不管做什么样的空间设计,首先一定是要有文化作为底蕴,作为它的基础。每个空间都要有传达一些内涵和文化底蕴,不管是传统的还是当代的,都需要有文化作为基础,在这之上再加入一些自我的意识或者想法。

如何去激发我们的当代艺术?现在越来越流行复古文化或者传统文化,其实在当下是很时尚前卫的一种艺术表达,不光是艺术品还有奢侈品牌,其实都有传统和现代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当下的人的思维方式和我们传统的文化是有很多的交融的点,时代变迁,离不开最初祖先给到我们精神上的一些滋养,无论是设计还是生活的一种价值观人生观,很多都是我们祖辈时期留存下来的根深蒂固的理念,我们所有的动作到当下也是脱离不开,只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去加入一些当代人的思想。
当下的室内设计很多都是通过传统的例如绘画等的表现形式,再加入很现代的东西进行艺术上的碰撞,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状态,这既是当代的表现形式,也是当下人的一种审美观。我也希望大家多去关注和运用我们传统的文化以及我们老辈人留下的一些东西,去运用到室内的设计当中,能够去延续去传达传统文化,把它传承下去。



近年来,中国原创设计不断崛起,国潮消费成为潮流消费领域中的一股新兴势力,吸引着年轻消费者的追逐。您认为设计师该如何发挥设计力量,从而助推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第一要不断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其次要把我们中国传统的一些文化要发挥出来,运用到空间设计当中,去进行有效的传播,从而提高我们每个人的审美,多去了解传统的人文文化或历史。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呼唤,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也逐渐成为设计师们追寻的方向,简单聊聊您对“可持续设计”这一概念的理解?关于可持续设计概念,第一,要去多思考可循环利用的材料,环保低碳是现在普遍谈及的话题,我们团队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在装修过程中用到一些材质能够循环利用,不是一次性,应该是可持续性的,在大的环境还有环保的程度上,低碳、环保、节能,在这些方面要去多下功夫,多去思考怎么做到让材料不断去重复利用,减少耗能。
设计师肩负的任务很重,第一要去考虑使用者的情绪价值;第二是利用好每一种材料不要产生太大耗能。现在的材料越来越多,每一年甚至是每半年、每一个季度都会有新兴的材料出现,这些材料出现以后我们怎么去运用,能够持续性去用到空间当中,是设计师时常要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传统制造产业在国家的号召下,纷纷向智造转型。品牌化也是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重要路径,您认为设计创新在中国转型为品牌大国的道路中发挥着哪些重要作用?设计师要懂得提高产品的高度,设计师可以提升、优化国内更多品牌,不管是从产品的设计、使用度还是品牌宣传,包括文化底蕴,通过设计的角度去进行全方位的打造,可以助推我们国内的产品或者品牌整体的提升。
作为一名设计师,您认为中国设计师如何打造个人品牌?中国设计师个人品牌的未来发展将有哪些趋势?如何与世界接轨?第一要找到自己最核心的一个竞争力,这是每个设计师都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找到核心竞争力以后再通过不断优化人员的组建,再加上品牌视觉传达里所包含的一些符号、形象,由内而外去做品牌。做品牌不只是说要去推广自己或作品,做品牌其实更多是在修炼自身,修炼公司整个团队。当我们有了自己的核心,如何能够把它更好的落地服务好我们的客户,这是真正做品牌的核心点。设计师要跟世界接轨,要多走出去,找到好的平台,像上海国际设计周平台就是为了设计师能够走出去,跟国际上的设计师进行交流,有些项目可以合作一起去做,可以跟国际上有链接。总之要找到一个好的窗口,好的平台多走出去。




您对年轻设计师的期望是什么?您希望他们从参与中国设计师嘉年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发和成长?中国设计师嘉年华是一个很大的舞台,全国的设计师都会到这个舞台上去把自己好的东西展现出来,我希望我们年轻的设计师多来参加。在嘉年华的舞台上可以去吸收很多养分,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还有设计的哲学设计的思维。参与进来有很多可能性。第一可以交很多设计师朋友,可以多链接资源;第二可以去看去学习一些成功的设计师,他们好的想法和思想,更多的是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去链接更多的资源,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2023年上海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师嘉年华的观众预计将超过30万人次,您认为对于观众来说,参与中国设计师嘉年华有哪些价值和意义?您希望他们从观展中获得什么样的体验和启示?首先30万人是很庞大的流量,为什么能聚齐30万人这么大的流量?是因为嘉年华会有很精彩的设计展现,是真正设计师的舞台,作为设计师这个职业当中的一员,有想法、有设计理念、还有人生观或者设计观,都可以在舞台上去发挥去展现去获得更多的机会,这是其一。其二,我们参加嘉年华去参馆,我们去参观嘉年华也是非常受益的过程,因为第一有很多的资源,第二我们会认识全国各地优秀的设计师,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嘉年华是一个能量和信息的聚集地,聚集的焦点才是我们的核心,作为设计师想提升想学习一定是往能量和信息聚集量最大的地方,才会有我们之前没有看到的没有听到过,能够去学习交流,能够去获得的机会,从而提升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