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设计周设计圆桌派:解构未来别墅进化--创新设计
分类: 活动论坛 发布时间:2022/06/24 浏览量:17447

上海国际设计周设计圆桌派,聚焦于当下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关注时下社会及行业热议的话题和焦点,邀请来自设计行业有着前沿设计思想的创新者侃侃而谈,是一次高密度的输出的设计全科通识课,深入浅出,输出设计干货的同时也输出了价值,以此反哺设计行业的向前发展。

设计师各抒己见,有碰撞有火花,是一个设计思维聚集高地,更是一次对设计思想的大胆引申。

这一次,我们来到魅力之城-武汉,以“解构未来别墅进化--创新设计”为主题。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设计也需要跟上脚步。从大机器生产的工业时代到科技创造的时代,创新驱动发展,设计未来似乎有明朗也有模糊,设计应该走向何方?设计师需要做哪些准备?一起来听听武汉精英设计师们对于“未来别墅设计、创新设计”的先锋观点。

本次活动特邀分享嘉宾: 中国贸促会商业委员会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中心理事会理事、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武汉吾同建筑装饰设计联合创始人 胡毓敏

中国贸促会商业委员会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中心理事会理事、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过白美学空间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坤

上海国际设计周办公空间设计精英设计师、武汉冠泽建筑装饰设计设计总监张嵩

上海国际设计周软装设计精英设计师、卓越印象空间装饰工程(武汉)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喻拉娜 上海国际设计周人居空间设计精英设计师、四象空间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高昆

上海国际设计周别墅大宅设计精英设计师、武汉昱霖空间设计创始人 陈喜

上海国际设计周别墅大宅设计精英设计师、堂构设计创始人张楠楠

武汉研几设计事务所合伙人邓凌

云顶艺术设计事务所的创始人 范红

武汉沃克空间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黄莹

武汉清石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刘炜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委员、微詸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刘朗

CAV SMART HOME 总部的执行合伙人 吕龙

特邀媒体主持人:设计艺站--高森

▲CHSIDW设计圆桌派活动现场

01

作为一个使用者,而不是空间创造者

中国贸促会商业委员会创意设计中心理事会理事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

武汉吾同建筑装饰设计联合创始人

胡毓敏

很多时候,很多设计师都会面临设计灵感的枯竭的问题,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创新创意设计源泉的思考。设计师的灵感对于我来说,可能是两方面。首先,是设计师需要有比较细腻的一个感知能力;第二个是设计的方法论。

乔布斯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并没有创造过什么,只有上帝才会创造,我只是看见的比别人多一点。

对于设计师来说也是一样,我们在找灵感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观察生活当中的一切。有一个场景我印象很深刻,上海的W酒店,有一个非常大的落地玻璃,正常来说,人站在这么高的地方,是会心慌的。但是它的设计引导很巧妙,旁边放了一张很长的沙发,让人自然地走过去坐着,既能让人看到外滩美丽的风景,同时引导客人远离落地窗,这是设计引导着人的行为。像是我们做设计,这些方法和思路都是值得借鉴的,所以我们日常生活要多观察,要有敏锐的感知力。

第二方面,所谓的方法论。我在这里也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早些年开始接触餐饮设计的时候,做的是日料店。说实在,那时候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我就把武汉所有好的日料店都吃了一遍,但是我去的重点,不是看它的装潢,毕竟外在表现的东西比较好操作,我主要是去观察日料店的特性。日料店分生鲜区和熟食区,厨房的空间尺度也有讲究,以及观察厨师的操作动线,包括服务员的动线等等,自己对于日料店的内部动线有个大致的认知,再结合业主的品牌定位进行创造。

找到合适的方法,再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深入体会这个空间的特性。把自己当做是空间的使用者,你就会真正知道在空间里的人需要什么,这是设计的特性与创新,也是我设计灵感的源泉。

02

赋予空间独立价值

不被风格所限制

中国贸促会商业委员会创意设计中心理事会理事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 过白美学空间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 周坤

在这里,很高兴可以跟大家一起做分享,我们公司的设计理念是“营造时尚东方气质哲学,为空间赋予独一价值” 。也就是以东方的文化和精神提炼升华,做为空间的内核,植入到现代理念的生活方式中去,我希望我们公司设计出来的精神空间,不以追求某种风格和形式为目的,可以是静谧的、也可以是诗意或者含蓄的。

而我的设计灵感的来源,主要是要针对不同的甲方,根据甲方的诉求与期许,静下心来倾听,在这个过程中,会在脑海里面形成抽象的概念,这个概念是肆意的,徜徉的,没有局限性的,再通过多看有针对性的书籍等方式,找到一些符合主题的内容、文字等,通过提炼,重组等设计手法将这些文化、情景转化为具象的精神空间,呈现给客户。

还有一点,也是想跟大家分享的,比较实用。如果我们接到一个项目,项目类型可能我们接触不多,那我们团队会先找一个相似的空间,去感受空间带给人精神层面上的体验,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我们也能产生更多的想法,能更好地触达客户的需求。

03

智能 设计的未来风口

上海国际设计周办公空间设计精英设计师

武汉冠泽建筑装饰设计设计总监

张嵩

我谈谈自己做设计20年来的一些亲身体会吧。其实设计灵感呢,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客户来说,我们需要的想法是不同的,每个人的需求也是不一样。我找设计灵感,也是需要看这个客户他的喜好是什么,比如说年轻人喜欢二次元,我可能会在游戏里面找灵感。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可能喜欢看书,那我就得从书里面找灵感,需要找到与客户契合的内容,这样的话,能更好的触达客户的想法和需求。

现在我觉得智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很多行业都涉及到AR、VR这些概念。对于设计来说,后期也是需要引入这些内容,能给到客户更好的体验感,我们的设计想法也能够更好地落地,谢谢大家。

04

放开大脑

灵感会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上海国际设计周软装设计精英设计师

卓越印象空间装饰工程(武汉)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喻拉娜

刚刚有设计师分享到,旅行是一种找灵感的好方式,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我们家的情况有点特殊,我是养了一只猫又养了一条狗,人和动物的相处,实际上是一种很舒适的方式。我们家的小猫和小狗相处也很和谐,小猫喜欢逗狗狗,很有趣也很有意思。我想不到方案的时候,我就喜欢跟他们一起玩。

首先,这能让我放松自己。第二,我自己挺喜欢这种感觉,很温馨,能让我放开大脑,不再紧绷。当你一放松的时候,灵感就自然上头了,与小动物的相处,也让我感受到了万物有灵、以及和人相处的一个方式,给我提供很多idea,这挺灵验的,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05

设计灵感 源于积累

上海国际设计周人居空间设计精英设计师

四象空间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

高昆

对于没有设计灵感这件事,大家都很有经验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这里我跟大家浅淡一下我对“没有设计灵感”这件事情的一些看法。没有灵感、没有创意?我认为问题出在没有休息够。

没有灵感,你就去睡一觉,或者旅行、撸撸猫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来释放你的压力。而且,很多所谓的设计灵感,其实是源自于我们的积累。设计师没有想法了,很大原因是因为积累不足,所以设计师要多学习、多走出去、多跟人交流,不断汲取知识,当你养成这些习惯之后,你的知识含量就丰富了,设计也就更得心应手。

如果还是想不到,没有灵感的话,那就接着睡!

06

设计的未来

健康、舒适、简单

上海国际设计周别墅大宅设计精英设计师

武汉昱霖空间设计创始人

陈喜

今天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设计未来的一些想法,会比较具体也是我这段时间的思考与感触。

我们都知道,到现在为止,我们国家的疫情反反复复,特别是前段时间上海爆发的疫情,猝不及防,对我们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设计师可以做些什么,设计未来是可以怎么走的?

其实现在,我们也能看到市面上的企业反应很快,健康、防疫的产品迭代很快。现在对于我来说,做一个空间设计的时候,也会下意识的,一进门先设计一个浴室柜或者洗手盆,厨房空间的设计也会下意识地增加更强的储藏功能,还有就是现在大家对居家办公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也会选择一些更为舒适的家居,还有就是设备类的重点更新,通风、采光类的设备等等,以及包括像是新风除菌功能、通光,还有更加考虑到人机工程学的睡眠和娱乐空间等等,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在长时间的居家环境中,让居者不至于产生暴躁易怒的情绪。

这些变化都是顺应这社会以及当下人的需求来调整的,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现在是,未来也是。

07

走进客户生活 找寻灵感

上海国际设计周别墅大宅设计精英设计师

堂构设计创始人

张楠楠

对于设计灵感,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些年一直很多客户问我,你的灵感来自哪里。设计师通常是晚上加班,是不是晚上才有灵感。这样的问题,我回答过无数次,对于我来说,我的灵感来自于我客户的生活。

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客户很喜欢打高尔夫,但我是后来才了解到他这一爱好,对于他来说,他认为没必要生活上的这些爱好都跟设计师提。得知之后,我跟他约了一场高尔夫,通过跟他打球,我能了解到更多他的日常,走进了他的生活,更加了解他的生活习惯,也让我有更多的想法来完成这一空间设计。

对于设计师来说,不管是做别墅设计,还是说酒店设计,都离不开人。是人在使用空间,最终空间的呈现很大程度决定于空间使用者是怎样的人,有什么兴趣爱好等等。我们应该要走进客户的内心,走进他的生活,来找寻这些不容易被发现的灵感,谢谢大家。

08

设计 回归本源

武汉研几设计事务所合伙人邓凌

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几年我个人的一个感受,这也不能说是未来趋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年,在整个设计的大环境中,大家都好像在做减法,原来是一直都在做加法的,把家里搞的富丽堂皇。但现在反而倡导回归自然,居家环境追求舒适,贴近生活的本质。

我有一个客户是做博物馆的,他说原来就是把所有的东西装好了放进去,人在里面反而是多余的。而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围绕这人来装东西,这样才是真正完整的空间,也就是我们说的,回归自然。

然后再来说一个关于“智能”的观点,以前的智能是比较简单的,语言控制、wifi系统等等,但现在是越来越高端,人工智能帮你设定好所有的居家情景,相信在未来,智能家居也会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方便人的生活。

09

在随意行走中 找设计

云顶艺术设计事务所的创始人 范红

对于我来说,我的创新与灵感一直在路上。

我是一个喜欢旅行的人,今年是我从事设计的第15个年头,每年我真正工作的时间大概只有半年,另外的时间我一直在路上,国内外涉足城市超过100个,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情,带给我很多对于设计的不一样的思考。

我也是比较随性,像是今年跨年去了拉萨,因为高反第二天就直接奔去重庆,我是今天想到去哪里,明天就直接买了个机票出发,当下环境遇到的问题,我可以随时到另一个地方去。这样的生活方式,给了我很多安稳生活状态下得不到的设计灵感。

10

不做时尚的搬运工

做艺术的创造者

武汉沃克空间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黄莹

听了各位设计师对于设计的诚挚分享,我是深表赞同。刚刚采访有一个问题,问到我对于设计跨界的想法。我自身是视觉传达专业出身的,副修是服装设计。我身边也有很多同学朋友是在这个行业做出了很不错的成绩。我是一个喜欢在别人身上在自己问题的人,既能找出问题所在,也能快速找到解决办法。

我认为对于设计师来说,都要学习去跨领域,我们可以很好地充实自己,灵感也就源源不断。接下来我们会成立一个工作室,做的纯设计。我的设想,未来5年或者10年之后,我不是在做艺术空间设计,而是玩转自然与空间,把真正设计融入到艺术里面。

在未来十年我要做什么样的设计,用一句话来形容:我将来想做的事情,可能对我来说不会关注别人,我只关注自己,我自己的目标完成没有,不是做一个时尚的搬运工,而是艺术的创造者。

11

书中自有好设计

武汉清石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刘炜

说到怎么去寻找设计灵感,这是每个设计师都会有不同答案的一个问题。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方式吧,我们最近在做一个样板间的设计,甲方追求中式艺术,以及整个商业模式都是偏中式的,我们给到甲方的方向是“宋代美学”,如果是以过往自己的认知,做好这个课题是远远不够的。但从事这个行业以来,我们坚持读书学习,从中也是受益匪浅。当我们遇到困惑的时候,我就会开始找书,这次我从书中了解到一个斗拱的设计,融入到方案里面,然后我又从一本叫做《风雅颂》的书里面了解到关于宋朝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从听雨、品茶、赏花等等风雅的生活方式,找到很多现在人缺少了闲情和惬意,让我的设计更有灵魂更有内涵。

12

多样生活方式 释放设计灵感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委员、微詸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刘朗

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两个话题,跟大家讲述的有一定共性。首先是设计灵感,大家的解决方式都是很类似,一个是旅行,一个是放空自己。像我有时候脑袋负担过重的时候,我就喜欢去爬山,让自己更累,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设计想法。包括根据客户的喜好去看山水、还是看书了解作者建构的一个奇幻过渡等等,这些都是找设计灵感的好途径。还有就是看电影,我们现在很多客户,喜欢在电影里面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有时候在跟客户谈话,其实他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说到某一电影的时候,客户就能很准确地表达,这是我想要的。

再说到未来的设计趋势,核心还是在于设计师的灵感,而设计师的灵感很多是靠积累的。未来可能有很多的领域我们未知,所以我们设计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积累跟上这个时代,这是我要分享的,谢谢大家。

13

多样生活方式 释放设计灵感

CAV SMART HOME 总部的执行合伙人 吕龙

我从原来一个偏向于产品和技术的设计,现在也在做基于空间上的声光电的场景化设计。我也有自己的观点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的。很多人说过,工业文明差不多一百多年的历史,世界已经不需要再发明东西了,更多的作品是基于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去做全新的排列组合。包括像今天的新能源汽车一样,要么是卖芯片的,要么是搞设计的,其他东西都会走向同质化,除了logo和价格有区别,其他没什么区别。

工业化的过程,怎么去价格战,做品牌背后其实是做文化。我们公司进入智能影音、声光电领域,很多时候我是从自我、打动人的角度去设计。我做了一个场景,叫做望月,这个场景是怎么来的呢,是我从自我的状态里面找出来的,人需要有一种孤独的力量,很多时候我的灵感,来源于我一个人的思考,是跟着我一个人沉下来的。还有一个场景,叫做唐宋时代,那是一个逍遥神仙比较多的年代,从李白那首诗,月下独酌来的。

那首诗叫做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然后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真的是一千多年以前,李白从长安失落以后,找不到可以对话的人,他觉得怀才不遇也好,他觉得就像我们今天创业失败一样,那种心情怎么来表达,然后正好,关洞天老师演绎了一首京剧作品,就是借鉴了这首古诗词的作品,重拾用京剧的方式以演绎。

我开发出那个场景的时候,,其实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的硬件,基于理念不一样。倒不是说这个东西多好,我觉得人很多东西他没有,只是说投缘了就就非常的好。所以我很多时候会从,灵感从从自己当下的状态,从过去当中去寻找。包括我最近在开发一个场景,是怎么样回到童年,因为现在的环境确实被破坏了。我们为什么需要旅游,因为身边已经变得不好了,很多环境除了人能活下去,没有东西能活的下去了。那这个时候我最近在开发一个场景,就是怎么样闭上眼睛,我去大自然里边收集了就是初夏青蛙发出类似的那种半夜的叫声,然后我就配一点点低色温,我再找一些儿时的玩意。

今天烧脑子的场合太多了,目标主义的、逻辑清晰的这种场合太多了,怎么样投100万产生500万的效果的,这种话题太多了。我这个时候就想,我们不要带着脑子好不好。

所以我最近在研究一个大的设计题目,就是怎么样通过空间作品,让人能愿意慢下来。这个慢下来不是用语言告诉你慢下来,就是你自然进到这个空间。你自然就会忘记时间,我发现是通过空间,通过我们设计出来的东西,他真的会有这种神奇的效果。

我最近一直在做一件事,叫去风格化去标签化。其实最终回到我们真实的自己,怎么打动人心,只要打动我了就是好作品,能打动我自己的,一般也能打动我的同事,一般也能打动我们的客户,大概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去寻找,寻找一些些感觉吧,谢谢。

               


账号登录

手机号:
验证码:
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